2017-2024 Copyright ? www.pingsi.com.cn 同林臭氧裝置版權所有 備案號:京ICP備17038069號-16
小鼠臭氧暴露染毒實驗裝置設計
一、系統組成
臭氧發生系統
臭氧發生器:選用醫用或實驗室級臭氧發生器(UV-M2臭氧發生器),臭氧濃度范圍需覆蓋實驗需求(如0.5-5 ppm,可調)。
臭氧濃度監測:安裝實時臭氧濃度檢測儀(如紫外吸收法臭氧分析儀,品牌:同林、Eco Sensors、49i),連接數據記錄系統。
流量控制:通過質量流量控制器(MFC)調節臭氧與空氣的混合比例,確保濃度穩定。
暴露艙設計
材質:全玻璃或有機玻璃(PMMA)密封艙,避免臭氧與金屬/橡膠反應(臭氧易腐蝕某些材料)。
容積:根據小鼠數量選擇(如10-20只小鼠),確保活動空間符合倫理要求。
氣體循環:
進氣口:混合后的臭氧/空氣由艙體底部均勻輸入。
出氣口:頂部連接臭氧破壞器(活性炭或加熱分解裝置)后排出,避免泄漏。
可選小型風扇促進艙內氣體混合均勻。
對照組設置
平行設計清潔空氣暴露艙(僅通過濾空氣),其他條件與臭氧組一致。
環境控制
溫濕度:艙內安裝溫濕度傳感器,必要時通過空調或加濕器維持恒定條件(建議溫度22±2℃,濕度50±10%)。
光照/噪音:保持標準動物房條件,避免額外應激。
安全防護
臭氧泄漏監測:在暴露艙周圍安裝臭氧報警器(閾值設定為0.1 ppm)。
尾氣處理:所有出口氣體需經高溫分解或活性炭吸附后排放。
二、實驗流程
預實驗校準
空載測試臭氧濃度穩定性(如2 ppm持續4小時),驗證傳感器和發生器可靠性。
動物準備
小鼠適應性飼養7天后隨機分組(臭氧組、對照組,每組至少6-8只)。
暴露前禁食4小時(根據實驗需求調整)。
暴露過程
每日固定時段暴露(如9:00-11:00),持續7-14天(依研究目的調整)。
暴露期間實時記錄濃度、溫濕度,觀察小鼠行為(如呼吸頻率、活動度)。
采樣與分析
暴露結束后取材(如支氣管肺泡灌洗液、肺組織病理切片、炎癥因子檢測)。
三、關鍵注意事項
濃度準確性:臭氧半衰期短(約20-30分鐘),需持續監測并動態調節流量。
動物福利:
單艙小鼠數量不宜過多,避免擁擠應激(如5只/10 L艙)。
暴露時間不超過4小時/天(急性實驗可縮短)。
空白對照:確保對照組氣體與臭氧組流量、溫濕度一致。
材料兼容性:避免使用硅膠、天然橡膠等易被臭氧老化的材料。
四、設備清單與預算參考
項目 示例型號/規格 備注
臭氧發生器 / UV-M2 / 0.1-10 ppm可調
臭氧分析儀 / 49i或106-L /實時監測
暴露艙 /定制PMMA艙(20-60L)/ 多艙并聯設計
活性炭尾氣處理裝置 / 實驗室通用型 /需定期更換
質量流量控制器 / 定制耐臭氧 / 控制臭氧/空氣混合比例
五、驗證與優化建議
通過亞甲基藍褪色法驗證臭氧濃度準確性。
預實驗檢測小鼠血清氧化應激標志物(如MDA、SOD),確認模型有效性。
此方案可根據具體實驗需求(如慢性暴露、急性高濃度暴露)調整參數。建議在正式實驗前進行多次系統穩定性測試。
電話
微信客服
2017-2024 Copyright ? www.pingsi.com.cn 同林臭氧裝置版權所有 備案號:京ICP備17038069號-16